產品和運營的終極解決公式

2022-09-24 21:57:18 字數 2828 閱讀 4234

曾經被問到產品和運營的關係。

網路上有很多答案:比如產品經理負責把產品生下來,運營負責把它養大;比如共穿一條褲子的好**,等等。

在我看來,兩者是不分割彼此的。可能初級的產品策劃和產品運營(包括其他運營)因為崗位工作內容的不同,具有挺大的差別。隨著兩者段位和職級的提高,會逐漸融合。

雖然我沒有正式地從事過產品業務線的規劃,算上後台運營系統和資料產品,勉強摸著了一點邊。今天不妨從運營的角度談一談。

產品是為了解決不同的需求,而使用者是在不同場景下特定需求的集合。這類需求,與產品提供的解決方案對應。

使用者使用產品,就是尋求解決方案。產品連線的使用者需求和解決方案。

國外案例有乙個絕妙的比喻,顧客去五金商店購買鑽頭,需要的不是鑽頭本身,而是直徑五公釐的鑽孔,如果更深入一層的思考,顧客也不需要鑽孔,而是想把家具或者工具安裝嵌入進去。還能再深入一點嗎?家具或者工具,本質上也是滿足宜居的需要。

拿火熱的共享單車說吧,我們希望它提供什麼解決方案?不是騎行,而是它提供的基於交通的解決方案,它本質是一種連線人和目的地的物流。使用者想從乙個地理位置移動到另外乙個地理位置,可以選擇地鐵、打車、或者步行。單車只是其中之一。

我從來都不覺得,只有共享單車與共享單車之間存在競爭關係,它和地鐵、滴滴打車或者城市交通系統,都是競爭。

當**規劃未來每千公尺內必須有兩三個地鐵站點時,難道不會影響單車運營麼?

你看,使用者的需求可以由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滿足。有一天人們不再去這家五金商店買鑽頭,也許不是因為隔壁出了一款36k氪金鑽頭,而是家裝行業的新產品不再需要打孔了(最近天天被樓上裝修的鑽孔吵到,隔了六層樓啊……)。

從另外角度看,產品也不會只滿足一種需求,產品也是在不同場景下解決方案的集合。

上下班使用單車,春遊出行使用單車,拿單車擺拍發朋友圈…這些行為背後代表的是乙個個不同的群體。

之前那句話可www.cppcns.com以再更改一下:產品連線的是不同的使用者需求和不同的解決方案。兩者都是集合。

解決方案是乙個很磨人的玩意,我們並不知道使用者會否選擇它。使用者內心有一桿天平:共享單車在附近唾手可得,與最近的單車在1000公尺開外,對使用者是完全不同的選項。

單車距離的遠近會影響需求,天氣會影響需求,過去的體驗也會影響。產品提供的解決方案既要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最低下限,也需要考慮使用者願意為之支付的成本。這個成本可以是程式設計客棧使用者體驗,也受限於各類因素。

它能簡化成這個公式模型:產品解決方案-使用者需求

網際網路的產品,都能用這個公式解讀,可如果模型真有那麼簡單,只要有產品經理即可。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確實是產品制勝,可惜當下並不是。

於是運營登場了。

單純的產品並不能構建出競爭壁壘,畢竟模仿和抄襲太容易。脫穎而出的產品除了運氣,還需要再多一些東西。

我曾經思考過,在公式模型中應該加入何種變數,屬於運營的變數。我認為運營也有簡單之美,簡單到使用乙個變數就能概括,而不是駁雜無序。

這個變數,我認為是期望。期望源於需求,高於需求。如果產品解決方案的好壞決定了發展的下限,那麼期望決定了它的上限。

為什麼是期望?

因為產品解決的是使用者基礎需求,但是使用者永遠不會滿足,使用者永遠會期望更多。

產品提供了內容,但使用者更期望在文章中收穫知識、分享喜怒哀樂;社群提供了交流的空間,但是使用者更期望社群氛圍良好;電商方dqmeacajr便了消費者,可使用者更期望活動**與讓利;即使外賣**,使用者也期望它們能懂自己的喜好口味……

需求不能被創造出來,但期望能創造,這些,是運營更擅長策劃與滿足的。使用者、內容、活動等模組,細細想來,絕大部分都符合達到使用者的期望,超出使用者的期望,控制使用者的期望三個心理層面。

產品解決方案+使用者期望-使用者需求

這才是屬於產品和運營們的公式。它們彼此融洽在一起,好dqmeacajr的產品經理終究會懂運營,好的運營人員也是產品經理,這是當初提全棧運營概念,卻沒有補充完的內容。

當共享單車雖然在1000公尺以外,但是使用者能獲得乙個騎行紅包,或者積分勳章等其他激勵,那麼就會有使用者願意走1000公尺。如果有乙個提供免費騎行的活動,多家單車中選擇哪個不言而喻。加入了使用者期望這個變數,結果才顯得不同。

使用者選擇成本往往是不易改變的客觀存在,比如單車損壞、距離遠、車子重、在其他產品中已經充了錢…而使用者期望可以通過運營的手段加強和提公升。使用者的增長和留存,商業的變現和營收等,都是在產品提供解決方案的基礎上,通過使用者期望來達成。

期望是有閥值的,使用者的整體期望閥值一直在提高。以前隨便抽一台iphone就應者雲集,如今做乙個好活動有多困難?哪怕是文字內容,現在運營也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才能迎合與打動挑剔的使用者。使用者變得難以伺候、新使用者福利成為標配、獲客成本水漲船高、各類營銷不盡如人意。這不只是增長紅利過去了,也是網際網路從業人員提高了使用者對產品的期望均值。

說完了產品、運營和使用者的公式,資料呢?

資料在其中是粘合劑。不論使用者期望、需求、選擇成本,都是乙個抽象的概念,雖然它們是網際網路競爭的本質,但它們不是競爭的策略。策略需要變成資料量化。

產品經理認為滿足了使用者的需求,那麼需要app使用時長和留存來說話。內容運營認為寫出了一篇符合使用者口味的佳作,那麼分享數和評論數是多少?使用者走在大街上想要尋找到一輛共享單車,這涉及**量和投放量兩個指標。

產品要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,怎麼區分出使用者呢?怎麼精細化運營這些使用者呢?怎麼提供不同的期望呢?唯有資料。資料將它們串聯到一條直線,或者這樣說,將原本屬於不同維度的幾個概念,放到了同乙個維度內,這才是公式成立的基礎。

更遑論模型只涉及了產品與使用者,然而作為一家企業,還需要核心的營收和成本兩個關鍵。

寫到這裡,我想說的已經告一段落。

我內心又隱隱覺得,它還算不上終極,或許這也是吸引人求知貪欲的魅力了。

作者:秦路

**:***:秦路

本文標題: 產品和運營的終極解決公式

本文位址: /news/exp/61811.html

運營和產品

在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中,有兩個環節非常重要,甚至可以說是缺一不可。那便是我標題中所言的運營和產品。運營是指 的整體設計 策劃 推廣等,而產品就單純的指所銷售的商品。之前有人在我的部落格中留言說,看你的部落格收益良多,但談的都是 的運營,產品設計,推廣等,但很少提到貨品的問題,我自己最近打算開個 店,但...

不懂運營的產品和技術

為什麼會被動?很多產品經理工作一段時間後,產品設計的功底有了,專案經驗也錘煉紮實了,但產品卻越做越吃力,因為一些產品只會做功能,不懂運營,不懂行業。對於一些技術同學,很多場景是在實現產品提出需求,無爭議,無反對,究其原因,還是不了解行業,不了解使用者,只會被需求方牽著鼻子走。很多時候在和運營或者市場...

NPS 關於產品和使用者的終極問題

如果nps變為公司乙個重要的指標,全公司願意為提公升nps指標負責,和投入精力,則nps可以發揮關鍵性的作用,並不斷讓公司走向良性發展。如果nps只是作為乙個輔助的觀測指標,沒有部門願意為了nps而付出精力,nps並沒有太大的作用。1.什麼是npsnpswww.cppcns.com即淨推薦值 net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