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筆記 非暴力溝通

2021-09-13 12:17:28 字數 1306 閱讀 3605

有一次,正當我和同事進行技術討論時,突然另乙個同事走過來制止了我們,讓我們冷靜下,不要吵。我當時心裡很奇怪,只是正常的討論而已,怎麼覺得是在吵架呢。晚上回想起當時的情景,當時討論比較激烈,這在他人看來就是在吵架。

女朋友之前會說我會經常兇她,細想她說的各種事列,我發現只是很正常的表達。然後就向她如此解釋:我沒有要兇你的意思,是你太敏感了。現在看來,我確實大錯了。雖然我主觀上沒有要爭吵和熊人,但是我的語言確實有傷害到他人。

之前看了很多溝通資料,講述了很多不同場景下如何去溝通技巧。總覺得零零散散的,沒抓住重點,直到看到這本書。溝通技術雖然有用,但是真誠卻是前提。另外溝通不是為了讓別人聽我們的,而是加深對彼此的理解。

整本書圍繞「需求」展開。當遇到了憤怒、自責、悲傷等事情時,要去思考我的什麼「需求」沒有得到滿足,才回這麼的憤怒、自責和悲傷。

為了幫助大家做到這點,作者提出了非暴力溝通四要素:

1.觀察,客觀描述發生了什麼事;

2.感受,你的感受是什麼;

3.需求,你想要什麼;

4.請求,提出你的請求;

同時也提出了影響溝通的四大誤區

1.道德評判

2.比較

3.迴避責任

4.強人所難

人腦為了提公升事務處理的效率,常常會把觀察到的事自動抽象,得出結論並儲存,留作下次使用。比如,看到父母在發一些,低階的謠言,就覺得他們分不清真假,老糊塗了。以後每次看待他們,都會想起老糊塗這個結論。但實際上最開始你只是怕他們上當受騙而已。

如果想過上悲慘的生活,那就去與他人比較

事情是「我選擇」做,而不是「不得不」做。不要迴避責任。是「我選擇」去照顧小孩,選擇去照顧父母,因為我愛他們。

隱含威脅、懲罰,強者常用的手段。短時間有效,但那並不是對方的真實意願。不利於長期的溝通

體會自己和對方的真實感受。「我覺得」是看法,不是感受

為了更好的表達感受,有些詞彙可以參考:

感受意味著,需求被滿足或未被滿足。比如: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。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。

當對方憤怒時,說些不中聽的話,我們改怎麼面對呢:

最後,我們對自己的意願、感受行動負有完全責任,但無法為他人負責。同時也不能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

當我們感受到需求,就要明確的告訴對方。很多時候,我們不願直說,讓對方去猜。對方猜不中,還會嫌棄他笨。

告訴對方的應當是對方應該「做什麼」,而不是「不做什麼」。

同時關注對方的反應:1.感受 2.有什麼具體的看法 3.是否同意我們的請求

如果過去常常指責對方,那麼對方將會把請求當做命令而拒絕接受,這需要時間和耐心來化解,要讓對方明白的想法。同時對方拒接也不要惱怒,溝通的目的是關愛和加深雙方的理解,而不是控制對方。

我的讀書筆記 《非暴力溝通》

前半部分介紹了 非暴力溝通 的要素 框架 運用技巧,是務實的。後半部分則是一些例子及類似 雞湯 的話,是務虛的。個人感覺對於書上所教的,不能照搬照用,其並不是十分符合我們中國人的性格與方式,也並不是十分符合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或許對於親人密友,這樣的溝通方式是極好的。如果說實用性,可能不如各種職場的溝...

非暴力溝通

受到烏托邦聲音的 他們拼命的擠進天堂的大門,但當大門在身後砰然關上時,他們發現自己是在地獄裡。公尺蘭 昆德拉 玩笑 非暴力生活的乙個關鍵就是 感激生活的賜予,而不貪心。當我們真誠助人時,我們豐富他人生命的願望得到了滿足。我們的行為,是出於由衷的喜悅。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,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...

《非暴力溝通》 2

非暴力溝通有四個要素 1.觀察 2.感受 3.需要 4.請求。客觀的觀察,不對人對事做任何主觀上的判斷和評價。主觀的評價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,也會妨礙我們全面了解乙個人。我們要誠實 清晰地表達自己,又尊重與傾聽他人。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的談話和傾聽方式,即使身處逆境,我們也能樂於助人。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...